跳至主要內容

文章

顯示從 10月, 2018 起發佈的文章

《西藏生死書》閱書報告系列

書名:《 西藏生死書 》 作者:索甲仁波切 譯者:鄭振煌 出版社: 張老師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: 2015 年 11 月(四版 3 刷) 備註: 20 週年精裝修訂版,附 DVD       簡述 像一個謙卑長者的人生分享。由兒時接觸死亡 的初體驗、成長過程中多次耳聞目睹不同修行人的瀕死經驗和死亡經過,到今時今日致力推廣「臨終關懷」服務的感悟。    若讀者不是佛教徒或是對佛教認識不深,可將此書當成工具書看待。雖則有不少篇章花在從佛教角度去解釋死亡意義和經過,但作者明顯有顧及非佛教徒的讀者,花了不少篇章從哲學、心理學角度解釋普羅大眾對死亡產生恐懼的因由及相應的處理方法。因此,縱使內容帶有宗教色彩,卻也不失 理 性思考的優勢。    為令更多人明白此書的特色,寫下此篇閱讀報告時, 筆者 將會盡量 以「非佛教徒」、「普羅 大眾」的角度去作出評論。         「頭盔」宣言 筆者僅是個渺小凡人,沒能說自己對「生死」、「佛學」透徹了解或是有深入認識,純粹想在此分享自己對這些概念的看法,不代表佛學的立場。若大家有其他見解或認為筆者的說法需要被糾正,歡迎提出。    讀後感—生命的無限 世人大多忌諱死亡,視之為禁忌話題,認為它會帶來悲傷和苦痛,不欲多提。「死亡」與「生存」截然不同,是兩個極端。人們會很努力去迎接每一個明天,但大家卻不會花太多心力去了解和反思死亡。    經驗告訴世人,死亡以後,肉身就會一動也不動,然後腐壞、消逝,再也不存在。每個活生生的人,包括朝夕相對的親人、青梅竹馬的知心好友,終要變成一副白骨,遭人遺忘。投射到自身,自己亦難逃這命中注定的結局。 奮鬥 一輩子,最終就是要成為一無所有的白骨?再也不能擁抱愛人、聽不見家人的歡聲笑語、沒能與好友吃喝玩樂…反正終歸難逃一死,我們何解要努力生存?可以不死嗎?    世人對死亡的恐懼,源於對生存的眷戀。這種眷戀,該是將「生」、「死」置在兩個極端的結果:「生」是一切的開始、「死」是一切的終結,然後沒有然後。若能將兩者都視作「生命循環」的一部份,不是開始,亦不是終結,自然而然能放下對「生」的眷戀和對「死」的恐懼。    讀者若即不是佛教徒或是不相信「輪迴」之說,倘加以留意身邊人事物之間的

《寫作感言》隨筆

《寫作感言》隨筆 事隔多年,終於又嬴得比賽,得到冠軍 。 這是故事創作平台Penana與天行者出版合作舉辦的小說續寫比賽。現附上相關連結,讓大家一同感受比賽氣氛 。 ***比賽題目的故事選節 https://www.penana.com/…/%E8%9D%B6%E6%AE%BA%E7%9A%8…/issue/1 ***冠軍作品 https://www.penana.com/…/%E8%9D%B6%E6%AE%BA%E7%9A%…/issue/17 ***比賽詳情+所有參賽者的作品+主辦者結語 https://www.penana.com/…/%E8%9D%B6%E6%AE%BA%E7%9A%84%E9…/toc 得到評審的評語、讀者和同路人的意見,是我每次參加比賽的最大得著。基於個人性格問題,每次寫故事時,我遇到最大的問題是「不知道自己的作品質素如何」。大家的評語像定驚丸,無論是讚是貶,均能讓我安心下來。 謝謝大家 ! *****(完) 如喜歡本作,煩請大家訂閱和分享! 亦請到FB專頁讚好及追蹤!謝謝! 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%E5%A4%A9%E6%B4%9B%E5%8D%A1-1844883209067528/

《老生又常談:環保》隨筆

《老生又常談:環保》隨筆 自小被灌輸環保訊息,奈何我一直紙上談兵,從未試過著手實行。近日較為空閒,嘗試將理論付諸實行。我多了留意家裡的垃圾,驚覺可以回收的物料數量比預計中多:塑膠最多,其次是廢紙和玻璃製品,最少是鋁料。另有留意有關回收舊電腦和舊電器的資訊。惟礙於這類 廢物不多,所以未有機會嘗試。    這些「環保」日子裡,要面對的最大難題是「清潔」。以處理得最多的塑膠為例,大多是食物包裝,表面比較油膩,需要用不少洗潔精去清潔。這個時候,問題又來了:減少了塑膠污染,卻增加了水質污染。此消彼長,污染問題不也是仍然存在嗎?純粹換個方式存在吧!    重點不是說哪一類污染問題更為值得關注, 而是污染物一旦產生了,就需要其他工序去消除。這些工序所需要的成本(包括但不限於時間、人力、物力、電力)往往比生產一件新物件更高,所以回收行業遠不及生產行業蓬勃。大家寧願將垃圾送往堆填區、焚化爐,甚或是倒入海裡,也不願承擔高昂的成本,參與回收工作。即使商人願意參與回收工作,當中的成本最終還是落在消費者頭上。商人就的目標就是要賺錢嘛!    簡單而言,絕不能將「回收」視為減廢的唯一方法。倘不「回收」,還有何方法?又是那個老生常談的答案:源頭減廢。這是比回收更難實行的一個方法,因需要大幅度改變每人的生活模式和思想習慣。畢竟,大家以習慣了便利和低廉的物質生活。    「回收」只是一個臨急抱佛腳的緩解方案,僅比沒有好。    附上環境保護署的「可回收物料.回收點」網頁連結。 https://www.wastereduction.gov.hk/tc/assistancewizard/recyc_note.htm 當中的回收點遍佈多區,方便大家一起參與回收。    希望大家能撥冗抽空嘗試參與「回收」,親身感受一下當中那種無力、無奈、無用和無作為。盼能藉此激發大家對「源頭減廢」的熱切追求。 *****(完) 如喜歡本作,煩請大家訂閱和分享! 亦請到FB專頁讚好及追蹤!謝謝! 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%E5%A4%A9%E6%B4%9B%E5%8D%A1-1844883209067528/

《亡者的執著》微型小說

《亡者的執著》微型小說 我,男性,中年。某天上班時,遇上交通意外,命喪當場。身體已死,魂魄不散,跟著屍體到殮房去,眼巴巴看著妻兒親友哭成淚人,卻沒能加以安慰,內心異常悲傷。人潮散去,我尾隨妻兒回家,默默守在他們身邊。稚子年僅三歲,終究未明世事,很快重拾正 常生活 ;倒是妻子日夜哭過不停,教我擔憂無比。    慶幸日子有功。妻子由每天哭得雙眼紅腫,到慢慢走出陰霾,結識新歡。對方是個條件優裕的好男人,沒有不良嗜好,對我妻兒體貼無比。我應該替妻兒感到高興,找到能夠倚靠的家庭支柱;但看著妻子再婚、親兒稱呼別的男人作「爸爸」,我心裡總是不是味兒,可恨欲哭無淚:我的淚腺早在那場車禍中灰飛煙滅。妻兒搬到新居去,舊居 亦放售予素未謀面的陌生人。我的家庭就此徹底捨棄了我,無論我願意不願意。    我到自己的骨灰龕前坐坐。我沒有確實數算自己在此呆坐了多久, 只見每年到來鄰 龕 拜祭的小伙子,由步履不穩的小娃長成禿頭粗腰的中年胖漢。數十年吧。躺在鄰 龕裡的魂魄早已離開,沒有受過後人的一香一燭,但前來拜祭的家庭一直懵然不知。為報先祖之恩,他們帶來的祭品甚至越來越奢華,令眾人眾鬼張口結舌。    可能,鄰 龕的魂魄生前有救國救民大功績,值得受到如此厚待。我有自知之明,知道自己只是一個平凡的上班族,沒能與他比擬。不過…我真的卑微得不值半炷清香?縱不是人人稱頌的大慈善家,也是個盡心盡力為家庭、為朋友付出的人。昔日一切努力都不值一哂?數十年來,從沒有人為我前來。我像是不曾存在…或許,是有太多像我這樣的人存在過,所以我才如此不起眼,可以隨時被代替、被湮沒。    我離開龕場,漫無目的地一直走。不需吃喝,不需休息,不知疲累。沒有活著的感覺,卻有活著的煩惱。喜怒憂懼愛憎欲,纏繞心頭,縈迴不散。    徒步來到某山山頂。夜空陰沉,銀月耀眼。強烈的對比,像利刃,割斷我最後一道繃緊神經。我縱身一躍,由山頂滾下山腰,沿途被無數樹身石塊穿過。一陣混亂後,我最終在一個涼亭旁邊停下。「身體」絲毫無損,心緒更為煩躁。    涼亭 下,有 兩隻穿古裝的魂魄。他們時而吟詩作對,時而高歌詠唱,逍遙自在。他們見我悶悶不樂,於是主動打開話匣,逗我說話。    「人已死,還有何話可說?」    「魂魄未散,可以和我們一起風花

《臺北人—小記》隨筆

《臺北人—小記》隨筆 中學時代的我,常在學校圖書館流連,較多接觸翻譯小說,最愛《鐘樓怪人》和《謎霧農莊》,少有在「中國語文」那邊的書架逗留。直至,在課本裡讀到白先勇的《驀然回首》。讓同學們叫苦連天的課文,竟將「白先勇」的名字烙在我的腦海裡。    小息時,在學校圖書 館裡翻了幾翻,終於找到白先勇的幾本著作。上課鐘聲響起,我來不及細思挑選,匆匆拿起《臺北人》奔到櫃枱辦借書手續去。放學回家後,馬上翻閱《臺北人》。就此迷上了白先勇的小說,尤其是《臺北人》一書。    某天,想重溫《臺北人》,卻在 學校圖書 館翻找無果。心想:該是有其他同學借走了書,我該為此高興,難得尚有其他知音同好(當年最受同學歡迎的是日本漫畫,少有像我這類對文字有興趣的人)。但我留意了好幾個月,還是不見《臺北人》歸位。向圖書館的負責老師查詢,方知書本意外被汽水濺得濕淋淋的,不能續用,而館方無意再次購入新的《臺北人》。    我和《臺北人》的首段緣份就此告終。若問我為何不到書局買書或是到公共圖書館借書。我只能說,原因不明。可能是熱情被瞬間冷卻那種感覺讓我很不舒服、很介懷吧。畢竟我是個過份依賴感覺的人。    修讀副學位時,少有餘錢在身。資源有限,我開始實踐極為「環保」的生活方式,務求將手上所有資源榨乾至最後一分。消閒娛樂方面,我將目光聚焦在當年頗流行「漂書節」上。我收集同學們不需要的舊書,揹到會場那邊去。書本很重,天時暑熱,半露天的會場主要靠座地大風扇降溫。三管齊下,快要將我焗暈熱死。    猶幸,我最終能夠漂到不少新簇簇的好書,包括李碧華的小說《青蛇》、幾米的繪本《月亮忘記了》和白先勇的《臺北人》。曾有一刻猶 豫過,應否帶走 《臺北人》。早已將其內容翻閱過十多遍,加上當年的不愉快感覺仍殘留在心,何必為此浪費嘗試新事物的機會?內心拖泥帶水,身體卻很誠實,將懷中的某本書放下,改而拿起散發著魔力的《臺北人》。    又一段愉快的日子。    某日,當我埋首於功課時,細妹向我借走《臺北人》,說是做閱書報告用。我說好,豈料《臺北人》就此一去不返。細妹向來處事謹慎,絕少出錯生亂。當她對我坦誠道歉時,我也頗是驚訝。她一臉怯怯的,說自己可能將書遺漏在巴士上或是快餐店裡,願意給我買本新的。我說不用,大家都是沒餘錢的人,無需為漂